(資料圖)
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段文鈺)8月17日,在咸豐縣農業(yè)綜合執(zhí)法大隊、太坪壩村、楊家莊村村支“兩委”及周邊村民的監(jiān)督下,涉嫌使用電魚工具進行非法捕撈的當事人將4萬余尾價值6000元的鯉魚、鯽魚、鳊魚魚苗投入唐崖河清坪鎮(zhèn)太坪壩村河段進行生態(tài)修復。
此前,咸豐縣農業(yè)農村局執(zhí)法人員在唐崖河清坪鎮(zhèn)太坪壩村一組河段巡查時,將使用電魚工具進行非法捕撈的當事人抓獲,繳獲電魚工具一套,非法捕撈漁獲物0.165千克。當事人為修復生態(tài),自愿購買魚苗進行增殖放流。此次增殖放流活動引導破壞者親身實踐,達到環(huán)境修復與教育當事人并重的目的。既恢復了水生生物資源群體數(shù)量,也讓旁觀群眾對非法捕撈行為的懲治力度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和感受,達到了“處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使用電、毒、炸和禁用網具進行非法捕撈的手段是滅絕性的捕撈行為,該行為對魚類資源的破壞是毀滅性的,不分種類、大小,周邊水生生物資源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從而嚴重威脅到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平衡。使用電、毒、炸和禁用網具等非法捕撈手段進行捕撈,還應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自覺遵守法律規(guī)定,抵制炸魚、毒魚、電魚和使用禁用漁具等非法捕撈活動,加強江河湖海生態(tài)保護,共同守護綠水青山,共建和諧美麗家園。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蘇州望亭鎮(zhèn):稻花香里話文旅 大運河畔謀發(fā)展
下一篇:最后一頁
近日,由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縣委組織部主辦、縣教育局承辦的“同
國家稅務總局大柴旦行委稅務局積極打造涉農稅費服務陣地,開通助農惠農
1989年9月,在青海柳灣墓地大規(guī)模發(fā)掘工作結束十年后,柳灣村民在墓地